close

undefined

 

開頭的白晝與黑夜的場景,巧妙地用了很多相映對比的鏡頭畫面。

一開始看的時候,天才還對狂歡趴那段很反感,覺得一場瞎爆的上流社會所沉迷的場景為啥要花十多分鐘~

後來看到傑普說“羅馬最好的人是觀光客”,才知道這個對比是在諷刺羅馬並不如外人看來那樣唯美風情。

 

undefined

undefined

 

主角傑普年屆65,自年輕時到羅馬,成為作家之後憑著一本著作躋身上流社會,享盡榮華富貴的人生,到晚年真正能與其毫無顧慮開玩笑的卻只有家裡的幫傭。

整部片充滿浮誇、諷刺、對比,亦有感動及幽默穿插其中,但給天才更多的感受是感慨。

 

這是部看似沒有重點,其實處處有含義的電影。

傑普提到兩次一位作家曾經想寫一本沒有重點的書,對他而言,生活在羅馬的幾十年,就像毫無意義沒有重點似地,為了活而活著,為了名利而工作,為了快樂而狂歡,為了名聲而表現紳士。

就像當中有一個行為藝術家(用頭撞牆那個),她自命藝術家,她的藝術是不需要旁人理解的,但實際上她根本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單純為了成為藝術家而做出與眾不同的表現。

 

 

“你是誰?”

“你誰也不是。”

回顧浮華的一生,對比影片最後德高望重的馬利亞修女,相較起名利的追求,傑普開始反思,貌似尋找生存意義才是人生真諦。

傑普家的陽臺時常會舉辦沙龍會,幾個朋友聚在一起閒聊喝酒,消遣時間互相安慰。

影片用這些朋友的遭遇,分別傳達著最核心的概念,“你做的一切,究竟有什麼意義?”

自命清高的女強人史黛芬妮,在看似完美無缺的人生簡歷背後,其實充滿了殘破不堪 ; 傑普的好友羅馬諾,為了一位女演員甘願為其做任何事不求回報 ; 薇歐拉天天為精神病的兒子操碎了心,結果兒子最後卻出車禍離開了她 ; 美麗又富有的奧麗耶塔,最大的喜好竟然是像小女孩一樣自拍 ; 身為業務員的雷洛,成天靠耍嘴皮子做生意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,卻是最現實的理性主義者……。

看著這些人庸碌迷糊過著生活,回過神來,其實人生不就是這樣嗎,總是有些迫於無奈,總是有些差強人意,總是有些瘋狂令人感慨。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傑普認識了老友的女兒羅夢娜,將脫衣舞當成一生志業且似乎沒有想要改變,也許不是第一刻就喜歡上對方,但看盡繁華的傑普越過表象,看到的是隱藏在看似可笑堅持底下的無奈,“要找年輕漂亮的去找波蘭女孩吧”,他突然有了興致,就像找到知己的感覺,他覺得羅夢娜會懂,她可以理解他。

傑普和羅夢娜之間的,不是情人間的愛戀,而是更像心靈伴侶般惺惺相惜的情誼。

當隱藏人後的秘密揭露,傑普失去了羅夢娜,一切如夢初醒,他們之間相處的片段,讓又成為孤身一人的傑普顯得更孤寂,悵然若失。

 

“你們兩個看起來真幸福。”傑普對昔日愛人伊麗莎的丈夫與他的現任伴侶說。

兩個人看起來很幸福,但這不是我想要的。

思及天才畫家少女,在父母更甚外人認為的幸福之下,她並不快樂,即使一切看起來那麼美好,卻不是她想要的。

 

畫風一轉又回到一如既往的夜晚派對,這才是適合他的,沒有束縛、沒有牽掛,他還是一個人,但他不在乎。

在觀眾可能替傑普感到無奈的時候,事情突然好了起來,薇歐拉找到了新的生活動力 ; 史黛芬妮開始不那麼難以相處 ; 羅馬諾終於決定放棄無果的戀情,回家鄉安養晚年 ; 雷洛還是那麼幽默,即使他可能不是真的那麼樂觀 ; 過氣女星在墮落後還是認真生活著……。

每個人都如此不完美,但頑強的生命,讓這些不完美成為最好的滋潤。

 

undefined

 

最後一段主軸放在信徒瞻仰馬利亞修女的劇情,對比教內將其當作神聖且高尚的神一般對待,非教內人員的傑普和朋友們,除了將修女看作有價值的採訪對象之外,甚至難以理解修女與他們之間有何差異。

“你不該談論貧窮,應該生活在貧窮。”

“知道我為什麼只吃菜根嗎?因為人不能忘了根本。”

如夢似幻的候鳥群停留,暗示著,即使在冬季南遷的候鳥,春天到來,終究要回歸原來之處,中途也許會流連或迷失,最終目的始終如一。

 

劇中在不經意中融合社會議題、政治政策、宗教信仰等敏感議題,它們就是這麼自然地出現在生活中,你在乎也好不在乎也罷,認同不認同在影片中都沒有挑明,就這麼理所當然,這就是人生的縮影。

 

這部片的故事塞得很滿,但卻不急躁,它用緩慢的節奏說盡人生會遇到的許多問題,人們在得到又失去的過程中,總是會奇蹟般地找到一線生機。

渺小而又偉大,或許不必非要尋找什麼,人生而為人的存在本身,就是奇蹟啊。

 

 

 

undefined

 

另外要特別推薦,這部片真的只能用美來形容,絕對配得上美這個字。

如果不深入分析劇情,單看視覺上的感受也很享受,片尾還特別拍了幾個羅馬美景,讓人很想立刻就去遊賞一趟呢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天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